热火朝天的氛围、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是这个“开工季”给人最突出的一个感受。从企业们忙着抢工期、拓市场,到近期很多地方的新春第一会,也都围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多地还公布了制造业新政,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奔跑在新春》系列报道,先来聚焦工业产业。
我国有非常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约占到全球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也也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去年以来,在多重因素冲击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不小挑战。在这个经济全面复苏的新春,如何强链补链,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怎样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各地都在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又该在哪些方面发力?
高技术 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支撑强劲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振兴制造业是关键。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6%。其中高技术、装备制造业支撑强劲。但是也要看到,去年以来,在一些不利因素冲击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部分环节循环流通受阻,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薄弱环节。因此维护产业链安全迫在眉睫。
今年新春,记者走访了很多开工企业和项目,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补上产业链“短板”。
湖南:补产业链短板 机械交付周期缩短五个月
在湖南,春节假期期间,14个市州相继举办2700多场对接活动,签约626个项目,总投资额2340.54亿元。这些新项目,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补了湖南产业链的短板。硕博电子科技,就是湘江新区为中联重科引进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现在,在这个工程机械园区,近300家零部件供应商,平均20分钟能组装一台完整混凝土泵送机械,产业链的完善,让混凝土机械的交付周期比之前缩短了五个月。
中联重科混凝土泵送机械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罗晶晶:供应链生态圈,我们培育的是集群,预计在2023年年底到2024年上半年,我们会达到95%的供应商近地化目标。
安徽芜湖:补产业链空白 航空维保能力有望覆盖东南亚
在安徽芜湖,一个占地182亩、总投资20亿元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实施。这一项目的建成,将填补该领域的空白,为安徽通用航空产业链扣上“关键一环”。届时,这里将拥有保障每年150台发动机的维修能力,有望成为服务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国际航空器维修保障中心。作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截至目前,这里已集聚核心及关联企业近200家,形成较为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朝着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四川成都:上下游企业快速集聚 产能充分释放
在四川成都, 2家精密科技企业近期入驻了当地的龙潭工业园。国产6关节负载工业机器人销量排行市场第一,国内首台一体化焊接机器人即将发布,一系列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当地积极招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快速集聚,从研发、生产到市场相关企业,已达到2600多家。随着产业链的完善,园区内的企业产能得到充分释放。
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军:已经接到亚非欧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器人订单,上半年产能已经全部排满。
湖北:建链补链强链 汽车业产值将跨万亿台阶
在湖北武汉,一家大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基地正在筹建的三期项目主体结构将在3月完工,预计明年初投产。投产后,将完善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电池”制造环节,为补齐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撑。
建链、补链、强链,湖北在做强汽车产业链的同时,还在加大新能源、新材料两个产业链的发展。到2024年,湖北汽车产业产值将跨越万亿台阶,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如何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
找准薄弱环节,给产业链供应链补上关键一环。在有了去年的经历之后,各地都在保障产业链完整、安全上加大发力。在经济全面复苏的这个新春,应该如何补链强链,来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特约评论员杨禹带来解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