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北京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新增病例数持续高位增长,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随着社会面逐步“慢下来”,民生物资保障备受关注。北京已出台多项保供政策,指导企业按平时3至5倍供应量做好备货,要求严格把控商场超市涉疫处置工作,做到快封快解。
保供应就是保民生。非常时期,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供应充足、及时到位,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疫情发生这三年来,北京保供体系经受住了一轮轮考验,一次次为抗疫大局提供了坚强支撑。面对本轮疫情,确保居民生活平稳有序须臾不可放松。综合各地经验及当前现实,打通全链条供应,必须维护好生活必需品货源供应基地和渠道,不断完善粮油、肉蛋、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制度和应急投放网络体系,同时特别要注重保障运力衔接,不能让其在“最后一公里”卡壳。
这里的“最后一公里”,是指商超到小区的距离,也是小区门到家门口的距离。随着疫情升级,部分小区管控,大家集中选择外卖订餐和网购采买。一边是迅速增长的送货需求,一边是日显紧缺的人力配给,订单量一多,难免出现平常时刻的“小时达”变成了“次日达”甚至“不知何日达”,或者“我在家里头,我的快递却堆在小区外头”的难题。正如有网友自我调侃:只恨自己不能“隔空取物”。现实压力和焦虑情绪交织,不排除有市民无谓恐慌,着急囤货,进一步加剧运力的捉襟见肘。
保好保供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多一些未雨绸缪。这一方面在于前端的物资供给,另一方面依靠后端的运力补充。事实上,一段日子以来,各方都有一些探索。比如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将蔬菜直通车开到居民楼下,布局众多保供超市、便民网店推动资源下沉社区;比如平台企业等市场主体,持续提升日常备货量的同时,也积极统筹调配运力,顺应“无接触配送”需求,充分利用自动配货车等科技手段畅通物流末端。此外,各个社区也自发组织动员,或是以基层党员为抓手,或是将辖区青年资源盘活,持续扩容志愿者队伍,加入到末端配送的链条中。让更多力量充实进来,更顺畅的机制运行起来,整座城市的保供就有了更多保障。
战疫如攻关,关键在信心与努力,考验的是协同与团结。在这里,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也有很多。或从细节做起,下单一次“多买些”让配送者少跑一趟,或以公心为之,有能力者不妨成为“大白”中的一员。当然,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超市提示:“你抢的菜太多,吃不完,坏了;我进来货太多,卖不完,烂了。” 目前,北京各类鲜活农产品备货充足,供应稳定。合理购买和消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不信谣、不传谣,不添堵、不增负,就是在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就是在为防疫战线添砖加瓦。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