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 题:奋发崛起正当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站在新时代历史潮头,中部地区加快发展迎来广阔天地。近日,记者深入晋豫鄂湘皖赣六省一线看到,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辐射国内外的开放之势到江河上下生态向好的美丽之景,中部地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正描绘出加快发展的生动画卷。
夯实粮食根基 向乡村振兴进军
严冬将至,确保河南全省8500多万亩小麦安全越冬成为新课题。近些天,河南省商水县张庄镇南陵村的种粮大户邱守先忙得一刻不停。“忙完秋收秋种,冬小麦刚种上,就已经签约了买家,国家重视农业,我们更要把田种好。”他说,最近准备扩大承包土地的规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咱种粮农民更有底气,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河南省商水县张庄镇南陵村一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邱守先使用手机操控设备对小麦田进行喷灌(2022年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 摄
在湖南省汨罗市罗江镇罗江村,刚忙完手上的农活儿,村党总支书记周艳就带领村干部们测量田地面积,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准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让村民们特别振奋。”周艳说,“今年村里有1200亩稻田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了高标准农田,机械化作业更方便,增产更有保障。”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山西、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农业经济稳中有升,粮食丰产丰收。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入冬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进展顺利,全国秋粮收获超过98%。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中部地区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江西省铅山县鹅湖镇绿乐园内,夜间园区内华灯璀璨,此间的大型灯光秀吸引着不少游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让所有群众受益,结合铅山县旅游资源优势,我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铅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党组书记费胜辉说,目前,铅山县已打造了19个省级乡村旅游点,“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再推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游客入住湖北省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一处吊脚楼民宿(2022年7月24日摄)。新华社发(宋文摄)
产业发展各显其能,带动乡村振兴“百花齐放”。走进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漫山遍野的油茶树上,黝黑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阳新县委书记万鼎介绍,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一半,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31.6万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一步将再布局发展3万亩油茶基地。在山西省榆社县云簇村,46岁的任保文正在鱼塘边掏甲鱼蛋。靠着喂养甲鱼每年6万多元的收入,任保文脱了贫。现在,云簇村甲鱼养殖又入选了榆社县农业特色产业名单,未来甲鱼养殖规模将达到10万只。
《湖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近日通过,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了更强“法治保障”;安徽全省今年以来已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0亿元,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领域财政投入稳定增长……记者采访看到,在发展乡村产业、促进村民增收、美化乡村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中部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创新引领发展 挺起“中部制造”脊梁
走进湖南省中联智慧产业城的挖掘机械智慧园,宽敞明亮的中大型挖掘机智能化装配车间内,物料配送机器人在车间自主穿梭运行,一派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景象。
在2019年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野说,目前,运用工业AI、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挖掘机械智慧园正在实践全工艺流程的智能制造,每年可生产从微型挖掘机到大型挖掘机全系列产品5万台,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湖南的重工、湖北的电子、河南的盾构、安徽的汽车、江西的航空……中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名片”众多,也是中部地区的产业优势所在,更承担着中部地区工业加快发展的重任。
工人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机总装车间作业(2020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在“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区的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指着一座30米高的拉丝塔告诉记者,光纤预制棒经过高温软化,正以每分钟3500米的速度被拉成头发丝般的光纤。这些玻璃材质光纤随后将被飞速裹上层层钢丝和塑料保护层,变成光缆等待检验出厂。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是光谷4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之一。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洁说,当下,光谷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构建以“五大湖北实验室、五大科学装置、五大国家创新中心和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石的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矩阵,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贡献光谷力量。
工人在安徽省安庆市一家汽车企业生产线上工作(2022年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在加快崛起的赛道上,“中部制造”有生力量积厚成势。在聚集了4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经济开发区,中恒电喷系统有限公司的机加车间内30多台机器人正在挥舞手臂,熟练地“操作”机床;在江西南昌航空城,2022年南昌飞行大会让这座航空城备受关注,在航空工业洪都、中国商飞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南昌航空城落户项目由2015年的18个增加至如今的78个,已初步形成9家整机、若干配套企业组成的集群发展态势。
优化“中部枢纽”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双十一”期间,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湖北省鄂州花湖机场跑道上,一架架飞机依次起落,繁忙而有序。就在“双十一”前不久,一架南方航空航班准时从鄂州花湖机场起飞,除了有数十名旅客外,飞机腹舱还装有一批222公斤的货物。“货物并不多,但是意义却很大。”鄂州市民航办主任饶晓说,花湖机场开通腹舱货运业务,标志着向国际性航空货运枢纽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鄂州花湖机场是湖北不断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的缩影。据统计,近年来,近洋直航上,湖北省围绕阳逻港,累计开辟国际国内航线142条;铁路直达上,中欧班列构建起西、中、东三条出境通道,通达亚欧大陆40个国家、107个城市;国际航空上,武汉天河机场开通国际定期货运航线18条,通航点19个,覆盖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及亚洲主要城市……
合肥至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驶出(无人机照片,2022年7月29日摄)。新华社发(宋炎骏摄)
“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下一步将把合肥中欧班列做得更精、更优。”据安徽省合肥产投集团副总经理、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好启介绍,2022年前三季度,合肥中欧班列共计开行613列标准列,省内城际定向班列服务范围覆盖全省16个市。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河南万邦优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恒说,“5年前,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注册公司时,塔什干与郑州还没有开通中亚农产品货运通道。如今不仅班列越来越多,时效也从原来的20多天提速到8天。如果走空路,乌兹别克斯坦的新鲜车厘子能在36小时之内到达郑州市民的餐桌。”刘恒说,下一步准备把水果预冷生产线、包装生产线和肉类屠宰分割生产线建到国外去,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加强生态治理 提速“美丽中部”建设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东风湖生态公园内,岸绿景美,游人纷至。而多年前,东风湖水体黑臭,还影响毗邻的洞庭湖水质。2017年起,东风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铺开,东风湖重现水清岸绿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湖南省持续推动洞庭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洞庭湖区域江豚数量稳定在约120头,水鸟最多时达到74种40多万只,数量为有监测记录以来之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湖南省水利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加快构建洞庭湖水安全体系,让湖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湖南省水利厅厅长罗毅君说。
这是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无人机照片,2021年7月13日摄)。新华社发(童祖鸣 摄)
中部地区是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湖北宜昌兴发集团干部职工对此有切身感受。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拥有长江、汉江等交汇形成的全国最大的江河湖库复合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在落实长江大保护过程中,兴发集团实施“关停、搬迁、治污、转型、复绿”五大工程,拆除沿江生产装置32套,搬迁腾退的岸线800多亩。同时,按照循环化发展思路,兴发集团培育出微电子、有机硅新材料、绿色生态除草剂三大核心优势产业。绿色转型让企业焕发新生,2021年,兴发集团实现净利润超过50亿元,超过“十三五”期间总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附近,上岸渔民陈兰香和几位工人正忙着清扫路面。2019年,马鞍山市启动了长江干支流渔民退捕转产工作,一万多名渔民退捕上岸,陈兰香一家也告别了“水上漂”。
上岸后,陈兰香利用退捕转产补偿补助款,买了一套新房,又创办了一家劳务保洁公司,吸收8户上岸渔民入股。“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上岸后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要把生活环境保护得更好。”陈兰香说。(记者林嵬、李鹏、周楠、王自宸、赖星、姜刚、王劲玉)
海报设计:潘红宇
视频记者:张宝亢 尚昆仑 姜亮 丁春雨 曹力 原勋 余国庆 潘志伟 王自宸 郭杰文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