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到农村,中国如何强化医疗体系应对疫情新形势?
 日期:2022-12-31   浏览:1620   来源:党建活动网  返回列表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从城市到农村,中国如何强化医疗体系应对疫情新形势?

中新社记者 李纯

“将重症救治、保障日常医疗卫生需求、防止医疗资源挤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农村地区的防控和救治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近期中国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如是指出。

当前,中国国内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正在快速发展,如何强化医疗体系以应对疫情新形势、新挑战?专家的分析已经给出两个方向:降低医疗机构救治压力、提高农村地区防控能力。

“新十条”进一步优化措施出台后,所有医疗机构都承担起接诊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任务。随着疫情形势发展,就诊阳性患者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机构的工作压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病人量多,危重程度也超过了平时。”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在受访时表示,以往一、二、三级病人占的比例在50%左右。“最近这几天我们监测的一、二、三级急诊病人的比例已经占到了75%,甚至80%。”

许多医护人员也带病坚守在救治一线。“这段战役打得非常艰苦,现有情况确实是,因为医务人员也在这一场疫情里头。”北京市海淀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张新颜说。

“对于现在处于疫情高峰的城市,医疗资源出现过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2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各地要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尽可能扩容医疗资源。“现在二级以上医院开设的发热门诊数超过1.6万个,发热诊室超过了4.1万个。”

与此同时,中国正着力提升重症救治能力。以北京为例,据媒体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对急诊的重症收治能力进行了扩容,将二十多张普通床位变为亚重症床位,收治重症病人。北京天坛医院也增加了重症医疗储备,目前可救治重症患者的床位较之前已增加一倍。

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陈焜29日也向前去探访的中新社记者表示,该中心在原有8个接听调度席位的基础上增加了20个席位,急救车组增至316个,可保证每日104个车组正常运行。

另一个强化医疗体系的方向在农村。24日的全国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提出,中国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多、底子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薄弱领域。农村地区疫情将进入“迎峰转段”的新阶段,又面临岁末年初人群大流动等新的挑战。

当疫情高峰叠加返乡高峰,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救治与药品保障,也成为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又一项重点。

做好农村疫情防控,两点措施最为关键。一是药品下得去,能够配送至最终端,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配足配齐所需药品。二是重症转上来,农村地区发现重症患者后,能够及时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

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2月16日印发工作方案,要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店加强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按服务人口的15%至20%人份动态储备,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

转诊方面,焦雅辉也在27日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省内,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与县医院建立结对关系,进行分区包片。一旦发生需要重症救治的情况,要发挥市与县之间的两级转诊机制作用。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行动。26日的黑龙江省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提到,提前制定春节期间农村疫情防控预案,全力以赴应对农村地区疫情高峰。2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呼和浩特市调研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走进多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是要看看实际情况”。

眼下,中国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已转至医疗救治,“保健康、防重症”。通过“扩资源”缓解医疗救治压力,以“先手棋”增强农村防控能力,中国正沿着这两个方向强化医疗体系,应对当前疫情的新形势、新挑战。(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铁路元旦小长假运输启动下一篇:迎新春、购年货……全国多地年味浓>
0.149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