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贬谪黄州。筑雪堂。躬耕东坡。第三年。时值寒食节,苦雨连月,秋风萧瑟。苦闷的诗人听雨打海棠,碾作花泥,心中生出无限悲凉。遂使鸡毛笔,土稿纸,作诗二首,史称《黄州寒食帖》。
《寒食帖》横长近两米,诗尾由黄山谷题跋。
宋书法四大家,此帖独占其二。页首乾隆皇帝御笔“雪堂余韵”。
那年,春江涨水,大雨滂沱。
诗人身处的小屋,渔舟般风雨飘摇。濛濛烟雨,亦如他的视线模糊。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寒食节,大家都吃冷饭的日子,苏轼炖了一锅热菜。
他仰头望天,乌鸦衔着纸钱。皇帝远在九重,祖坟遥隔万里,想效仿阮籍作穷途之哭,但心已如死灰,再吹不起......
东坡搁笔,任凭历朝历代,在他这草稿上盖章、写字。
《寒食帖》数次入藏皇家内府,三遭火灾,又流落民间。
一千年的时光,化作几笔墨迹,几方印泥。密麻麻的图章,像后人的手指,戳戳点点。
那年的笔迹,已成绝响的叹息。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政治理想的幻灭,也是东坡率真生命的开始。
悬针
变奏
悬针、变奏、飞白、牵丝、堆墨,此刻,诗人的肉体极度困顿,精神却无限飞扬。
飞白
牵丝
堆墨
纵然满腹经纶,又有几人落笔无尘?
哪怕才高八斗,又有谁出口便是天真?
一千年,东坡已经离去。指尖流淌的文字,成为哲人生命的延续。
近千年的时光,化作数十克的纸,完成生命意义的提纯。
人们念东坡的诗,写东坡的字,渴望从平凡的生活中超脱,从失意中寻找诗意。
可几人又懂苏轼,懂元丰五年的寒食节。此后,一句大江东去,换多少孤枕难眠......
12月30日-1月7日
每晚19:55档 CCTV-9
央视频 中午12点
全网首播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
跨年特别呈现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