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历久弥新,靠的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薪火相传。无数人将生命的能量注入薄薄的纸页间,从而让文化传承更有厚度
输入网址、轻点鼠标,飘逸俊秀的汉隶代表作《曹全碑》书法跃然眼前,经典目录学著作《校雠通义》可逐页在线阅览,一批未经整理出版的日记、书札稿抄本首次公之于世……不久前,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收藏单位第七次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6700多部(件)古籍在云端与读者见面。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华古籍借助数字技术加速开放共享,让更多人有机会具象化地了解“典籍里的中国”。
越来越多的古籍向公众开放,得益于古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对古籍进行数字化转换,不仅方便学者研究,也能降低普通读者接触古籍的门槛。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开放共享的资源规模更庞大,渠道也更便捷。比如,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公众无需注册登录,就可以直接阅览敦煌遗书等珍贵资料。不只是国内的古籍,那些流布海外、国内缺藏的珍贵汉籍,其数字化回归也令人期待。
习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系统谋划推进古籍保护、整理、出版和利用工作,不断强化古籍保护基础性研究,发挥科技保护支撑作用,推动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经过普查登记,我们基本摸清古籍家底,3000万册(件)古籍都有了“身份证”;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到13万部(件)……不断取得的新进展,将推动这些基础性资源在更大范围向公众开放,从而为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扩大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只是第一步,让古籍里的知识、故事、思想被深刻地理解并传承下去,是更艰巨的任务。我国古籍浩如烟海,无论是保护修复,还是整理研究,都需要巨大投入。要善于发挥数字化技术的长处,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系统性研究,提高利用效率。比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字识别和数据分析,不仅能以很高的准确度给古籍加标点,对人名、地名、官职等进行标记,还能对古籍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和知识提取。这有助于提升研究效率,为后续利用、传播创造条件。
更好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还要找准它们与当今时代的结合点,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各地图书馆依托古籍资源推出文创产品,到《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热播,从通过古籍考证还原古代服饰,到依据古籍版刻设计艺术字,近年来有许多成功的尝试,让古籍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不过,要想让古籍与当下生活产生更大的共振效应,还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古籍历久弥新,靠的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薪火相传。无数人将生命的能量注入薄薄的纸页间,从而让文化传承更有厚度。
进入数字化时代,古籍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普及传播,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但古籍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生活情感,能穿过岁月长河,与当代人产生心灵共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就能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它们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喜欢,以蓬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下、走向未来。智春丽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