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月29日电 题:坝上乡村转型记
新华社记者秦婧
新春时节,河北坝上天寒地冻,张家口德胜村却是一派热闹与红火之景:窗花对联装饰着居民的二层小楼,喜庆的大红灯笼随处可见,炸麻花、开口笑、蒸年糕……一道道传统小吃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过年难得几日清闲,可村民崔有宝的心里却总有事惦记,那些被收入地窖的小土豆,寄托着他新一年的希望。“2022年,我承包了6个微型薯大棚。等到春天,这些小土豆就会被卖到全国各地,预计纯收入能超过10万元。”崔有宝说。
这种仅有西红柿大小的微型薯,是当地村民眼中的“金豆豆”。2017年,德胜村将微型薯种植作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建起280个育种大棚,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专业育种技术。如今,德胜村微型薯种植农户已有180多户,2021年微型薯种植产值已超过1000万元。
在村北,村民陆金旺指着一排排光伏板笑称,这些就是帮助他们致富的“铁杆庄稼”。
陆金旺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为了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德胜村先后建起两座共5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年收益达60多万元,全部用于增加集体收入。光伏板下还尝试种植了中草药。“村里给了我清洗光伏板的公益岗,不但能拿到工资,每年还能领光伏扶贫资金。”陆金旺说,以前种大田,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现在村里种上了“铁杆庄稼”,生活更有保障。
绿色赋能、低碳发展已成为德胜村发展的标签。2022年,德胜村成为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基地。15栋智能化、零耗能的新能源建筑赛后永久留在德胜村,成为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符号。
一改昔日落后景象,如今的德胜村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漫步在村中,街巷干净整洁,白墙黛瓦的二层小洋楼林立,来往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生态宜居的迷人画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以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德胜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61岁的村民陈丽柱摇身一变成了老板。他把自家闲置小楼装修成了民宿,一个旅游季便能收入近3万元。“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现在我们自己的‘土窝’成了致富的‘金窝’了。”陈丽柱说,过去当地群众收入单一,家家靠种地,谁料现在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超过22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微型薯、光伏、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已经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下一步德胜村将继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持续为村民探索生活发展新路径,让人人有事干,四季有收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