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日期:2023-02-22   浏览:3252   来源:党建活动网  返回列表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尤为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供应稳定,然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以及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影响,使得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长期内不会改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大力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藏粮于地,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耕地总量呈减少趋势,加之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耕地的质量也有所下降。202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753万公顷,降至1.28亿公顷(19.2亿亩)。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势在必行。所谓藏粮于地,指的是通过耕地的增加或者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这意味着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也要保证耕地的质量。一方面,扎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先预留充足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并确保基本农田用于粮食生产。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耕地监管体系,强化耕地用途监管和耕地质量监测,不断提升耕地资源现代化治理水平。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持续开展耕地抛荒治理。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扎实推进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产得出、产得优。持续加强耕地养护,稳步推进休耕轮作制度,结合耕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

藏粮于技,增强粮食高质量供给能力

习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当前,我国耕地质量不高,育种科技能力不足,与世界种业强国以及农业强国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玉米、大豆的种子水平和单产水平均不高。增强粮食高质量供给能力,唯有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所谓藏粮于技,指的是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粮食高质量供给,实现粮食“量质”双提升。一方面,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位于产业链前端,种源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国家安全。对标对表世界种业强国,推动构建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种业基础性研究投入力度,以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加强前沿育种技术研发,加快自主培育优质高产品种,确保种源自主可控,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结合我国耕地实际情况和粮食自身特点,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对粮食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环节先进农机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助力探索标准化、高产、高效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特别要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优势和机遇,探索发展粮食种植生产数字化,推动我国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藏粮于才,压实粮食安全责任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人才是关键。粮食的生产、分配、流通、销售、储存等环节均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就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确保粮食供应充足、供给优质。农民是粮食生产的顶梁柱和主力军。为了提升粮食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应大力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专家下乡,通过田间课堂授课、家门口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粮农。加大农技人员培训力度,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种粮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广种粮技术、农机应用,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加强粮食领域人才的培育,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该方面的人才培养,鼓励农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加入到粮食生产中来,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新生力量。此外,粮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尤其是一线科研人员。根据粮食领域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在科研经费、薪酬待遇、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长期稳定支持,重点支持科研人员开展育种技术研究,打好种业翻身仗。

藏粮于节,确保粮食低损耗

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掉。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牢抓粮食生产,也要狠抓粮食浪费,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方面,要深化全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大局的认识,并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学生手册、市民公约、行业规章等。另一方面,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全民节约,推动勤俭节约宣传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不铺张浪费,带头培养节约习惯,将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纪律来遵守,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粮食浪费现象。

(作者:马少华,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跨国企业在中国】中国不光要做全球最大的单一销售市场,还要做全球创新中心下一篇:湖北宜昌: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加紧建设>
0.102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