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人民眼·提振发展信心)
 日期:2023-02-24   浏览:1529   来源:党建活动网  返回列表

围绕经营主体需求施策,帮助其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

营造良好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人民眼·提振发展信心)

本报记者

数据来源:国务院新闻办1月13日举行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1月31日举行的2022年度新闻发布会

引 子

全年累计超过5300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帮助山西阳中新材有限公司顺利渡过难关,实现产品技术新突破;一笔900余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助力福建厦门美肯科技有限公司建起新车间、签下新订单;得益于到企业走访干部的牵线搭桥,湖南中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结成上下游企业,实现双赢发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探访一家家企业,记者了解到,在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减负纾困等政策扶持下,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活力得到增强。

规模庞大的经营主体,是我国经济的韧性所在,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2022年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当年5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6个方面33项措施。

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靠前发力、适当加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60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表扬。其中,山西省阳泉市创新运用“一账清”工作法推动退税红利精准惠企、上海市探索打造“以数治税”优化服务企业新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出“桂惠贷”提升融资便利度、福建省厦门市实施“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纾解企业流动性困难、湖南省“万名干部联万企”常态化解难题优服务促发展、江西以改革为动力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等经验做法榜上有名。

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作用下,我国经济去年底企稳、今年初回升,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数量增加到1.6亿多户。

1月31日,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日前,记者分赴山西、上海、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探访各地如何营造良好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2022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2万亿元,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2.7%

生产线上,气凝胶成型设备机声隆隆;显示器旁,工作人员紧盯设备运行中的各项数据……“不久前,我们接到一个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订单,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山西阳中新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重阳面露喜色。

几个月前,受疫情冲击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这家主要生产气凝胶产品的企业,一度经营困难。“去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资金压力骤增。”赵重阳说。

增值税留抵退税款给企业送来“及时雨”。去年,阳中新材先后3次申请留抵退税,每次都在24小时内到账。“金额总计5302.76万元,帮我们缓解资金压力,技术研发得以顺利推进。”赵重阳说,两个月前,企业技术人员实现突破,将气凝胶保温隔热性能提升了20%。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头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改进因增值税税制设计类似于先缴后退的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2022年4月起,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正式实施: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将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至足额退还;将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范围,从先进制造业扩大到全部制造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当年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制造业新增增值税留抵税额即申即退,到账平均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

“退税比例提高、行业范围扩大、到账时间缩短,对于税务部门而言,意味着业务量陡增。”阳泉市税务局副局长杨庆萍介绍,为提升审核效率,阳泉市税务部门探索出“一账清”工作法,实行全市上下一套账管理、一体化运作,建立统一数据平台,变人工审为数据“跑”。

“去年,阳泉市税务局共为1852户企业退税总计20.35亿元。”杨庆萍说,从申请到退税落地,平均用时由最初的两周,压缩到现在的1.1天。

今年1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举行2022年度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留抵退税款应退尽退,税务部门建立符合条件纳税人清册,提前摸清退税底数,逐户帮助纳税人算清退税金额,通过电子税务局自动预填85%以上申请数据,及时完成退税审核办理退付,企业退税资金从申请到入账平均用时同比压缩40%,其中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平均用时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

政策落地不仅要快,更要精准。经营主体规模庞大,申报材料千头万绪,好政策如何“靶向”推送?在上海,税务部门通过搭建包括基础征管、纳税服务、政策支持等300多个标签的数据管理平台,描摹企业数字画像,2022年累计精准推送优惠政策42批次、1719万户次。当平台监测到应享未享数据后,基层税收网格员会即时收到相关信息,他们将“点对点”跟踪辅导办结,确保纳税人足额享受优惠政策。

“5500万元扣除额度”“800多万元免税税款”——去年10月中旬,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第十九税务所一级行政执法员王智焕在平台发现,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项待办事项中,这两个数据十分显眼,“有一项优惠政策,企业可能还没注意到,得赶快提醒。”

原来,荣泰健康作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其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可以享受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在以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仅在次年汇算清缴时享受,去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从当年起,企业可以在每年10月份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提前享受当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因此,荣泰健康能至少提前半年享受800多万元税款减免。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荣泰健康财务总监廖金花发现,这样的“惊喜”数次自动投递到企业账单上,有力帮助企业稳定了资金链。“去年第三季度起,荣泰健康的销售业绩开启了V形反弹,直至现在,上升势头不减。”廖金花说。

在1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介绍,2022年全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2万亿元,主要包括: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其中新增减税超8000亿元,新增降费超2000亿元;办理缓税缓费超7500亿元。

“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留抵退税政策直接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和资金压力,有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王道树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税务总局对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2.7%。

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2022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5年前下降1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

早上6时起,广西乐林林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明快就开始忙活,“近期人造板订单多,有来自欧盟的、日本的,最大的一笔来自越南,8000立方米!”

“还是忙点好,心里踏实。”韦明快说,去年是他从业23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年。作为一家生产人造板的民营企业,彼时,乐林面临三大难关:原料价格高企,物流成本上升,消费市场低迷,“公司库存积压了6万多立方米人造板,价值超1亿元。”

现金流被大量占用,后续生产如何开展?韦明快想找银行贷款,又顾虑利息高。正犹豫不决时,桂林银行南宁隆安支行行长李炳达为他带来了“桂惠贷”。“简单讲,‘桂惠贷’就是用财政贴息方式,帮困难企业降低利息负担。”李炳达告诉韦明快。

韦明快立即着手申请,“去年,我们共获得‘桂惠贷’7350万元,减少融资成本127万元。”

针对不同经营主体,“桂惠贷”差异化设计了21种产品。“我们帮乐林集团的两家子公司办理了‘桂惠贷’中的普惠制产品‘经营贷’,给予相应贷款每年2%的贴息。”李炳达说,“我们还为乐林集团的几家原料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为企业供应链纾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于英杰介绍,2022年,广西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3349.19亿元,惠及12.33万户经营主体,直接降低相关经营主体融资成本65.09亿元。

“去年,公司没有裁员一人。如今,公司的国内业务蒸蒸日上,出口贸易也恢复了。”看着厂房里机器轰鸣运转,厂房外货车络绎不绝,韦明快欣慰地说。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近年来,围绕缓解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各地各有关部门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发展普惠金融,实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以保经营主体来稳就业保民生。

“原以为没订单才焦虑,没成想生意来了也急!”面对上千万元的产品订单,福建厦门美肯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易艳丽曾经喜忧参半:订单是签了,可大单也意味着需要支出更多的原料等采购资金。

如何筹措采购资金?“政府部门和银行联合推出增信基金,免抵押授信,单家企业最高可获3000万元,利率只有4%左右,有没有兴趣?”中国银行厦门文灶支行的客户经理递给易艳丽一张宣传页。

咨询条件、问清流程,易艳丽马上请人准备信用评估材料,提交贷款申请。不到一个月,美肯科技获得944万元的贷款额度授信。采购、生产、出货……订单顺利完成。

美肯科技获得的这笔增信基金贷款,缘于厦门市财政局推出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助企纾困“组合拳”中一项举措。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难,集中难在资金上。”厦门市财政局商贸金融处相关负责人说,传统财政政策以补贴为主,但若调动金融要素,能让1元钱发挥10元钱的效益,“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资金诉求,我们与多家银行联合推出增信基金、技术创新基金贷款等不同产品,以‘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打出政策‘组合拳’,实现精准滴灌。”

增信基金专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而设。由财政和银行共同出资组成风险补偿资金池,其中财政占80%,银行占20%,一旦发生风险,双方分别承担80%和20%的贷款本金损失。

“我们为银行分担风险,银行为企业降利息,双方共同让利于企业。”厦门市财政局商贸金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增信基金以16亿元的资金池撬动160亿元的信用贷款,已为全市4000多户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超百亿元的信用类融资,迄今用于风险补偿金额为4000多万元。

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过去5年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4%,去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5年前下降1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2022年,人民银行两次降准,为实体经济提供超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过去5年,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数量大幅增加到1.6亿多户

1月29日,湖南宁乡高新区,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院外,100多辆物流车载着即将发往国外的近千台高空作业平台设备启程,产品总价值超过1亿元。

更让星邦智能董事长刘国良高兴的是,当天上午,公司刚发布一款新产品,就收到上亿元订单。“去年,供应链堵点打通了,原材料实现本地配套,公司接单更有底气。”刘国良说。

堵点的打通,得益于湖南去年6月起开展的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按照“龙头企业要稳、专精特新企业要增、中小企业要活、困难企业要纾”的思路,湖南开展专项行动,全力解企业之困、稳发展之势。

宁乡市组织920名干部,走访全市1080家企业。工程机械产业链是宁乡的优势产业链,星邦智能作为链上龙头企业,迎来宁乡市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惠科上门。“一些上游配套企业离得太远,关键零部件供应不够迅速,影响了我们的生产进度。”星邦智能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监胡庆丰开门见山。

能否在本地找到配套供应商?对照年初更新的宁乡市产业链图解,王惠科从全市160多家工程机械规上企业中,找到一批具有配套供应能力的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围绕星邦智能的需求进一步对接。

王惠科来到位于宁乡经开区的湖南中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时,公司副总经理黎练正着急上火:“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减少,来自主营客户的订单量同比下降了六七成。”

随后,王惠科又走访了当地数家中小型配套企业,发现这些企业普遍面临订单减少的情况,急需寻求新市场。

针对企业痛点,宁乡市在经开区、高新区、市工信局同步成立企业产销对接服务中心,着力解决企业“同城不相识”、产销信息不对称、对接不畅通等难题,推动企业就近配套。

去年7月13日,宁乡市首场产销对接服务活动举办,本地23家优质且有合作意向的中小配套企业走进星邦智能,开展深度交流。最终,中钢智能以其高精度切割工艺赢得星邦智能的青睐,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中钢智能向星邦智能提供臂车底架、转台、臂架的切板件以及部分结构件,交货期限为7天。这比过去外地企业交货时间缩短一半。

双方“牵手”,也解了中钢智能的燃眉之急。“我们快速实现扭亏为盈。”黎练告诉记者,去年,中钢智能在制造方面的营收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2000万元,其中为星邦智能供应的订单额达到2000多万元。

去年,宁乡市共开展30多场产销对接活动,达成产销合作30多亿元。

“自‘万名干部联万企’行动开展以来,湖南共下派4.68万名干部,联系走访18.43万家企业,梳理问题7.63万个,至今已解决7.28万个。”湖南省工信厅副厅长毛六平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巩固‘万名干部联万企’行动成果,持续推动企业服务常态化、长效化,促进全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尊重市场规律,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在江西省高安市,一条新规让市民陈金玲鼓起了接手经营服装店的勇气。

走进位于高安市中山路的蓝色衣橱女装店,十几名顾客正在挑选、试穿新衣。“今年1月接手以来,一天能做成100单左右,生意不错!”陈金玲说,“很多顾客都是冲着‘蓝色衣橱’这个店名而来,多亏了新规出台,能直接变更经营者,让我省掉了不少宣传推广的开支。”

陈金玲说的“新规”,是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这条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直接申请办理经营者变更登记。

陈金玲介绍,蓝色衣橱女装店在高安已经经营7年,高峰时日流量近千人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但原店主因个人发展规划等因素决定转让。去年8月,陈金玲与原店主协商好了转让事宜,但在办理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业务时,陈金玲打起了退堂鼓:“我看中的是‘蓝色衣橱’的名气,但按当时的规定,我要接手的话,得先注销原来的个体工商户。”

遇到类似问题的远不止陈金玲一人。去年11月1日,国新办举行《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有很多个体工商户反映,自己经营多年的店铺具有独特的字号和良好的商誉,也取得了相关的行政许可,如果要想转让给他人,就得先注销再设立,这些无形资产就会灭失。“《条例》充分考虑了个体工商户这一痛点,进行了制度创新,调整了变更经营者的方式,由原来的‘先注销、后设立’改为可以直接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这一新规定便利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权的转让,既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个体工商户持续经营。今年1月2日,陈金玲与原店主在高安市民中心成功办理了经营者变更业务,整个流程不到15分钟。

“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经营主体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过去5年,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数量大幅增加到1.6亿多户。

(本报记者朱磊、王云娜、乔栋、季觉苏、张云河、王崟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4日 13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一篇:以工业互联网助力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下一篇:管护长效化增产又增收(经济聚焦·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③)>
0.203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