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而立之年
全面建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有哪些巧妙的设计?
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又会变成什么样?
一起去探索!
用不同的方式“打开”中国空间站
三十年 在浩瀚星空与蓝色地球之间
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天上宫阙”
中国空间站在经历了12种不同构型之后
形成了目前的T字形
然而T字形只是中国空间站的基本构型
它就像一个变形机甲
拥有不同的变换方式
据中国空间站系统总师杨宏介绍
航天员乘组轮换时
大家看到的只是基本型
真正的构型数量其实能达到53种
而且今后还可以再继续扩展
未来 中国空间站将变成太空母港
中国空间站在建设期间出现的12种不同构型
被一位90后抓拍下来
炫酷!这位90后自主编程 拍下中国空间站的12种构型
从“一”字形、“土”字形、"L"形
再到"T"字形、“十”字形
刚刚过去的2022年
90后小伙刘博洋跨越山海
辗转全国十多个城市
拍下了中国空间站建设时期的12种构型
为中国空间站留下了珍贵的民间影像
我觉得这是特别值得记录的历史性时刻,如果有一个事我觉得我跳一跳能够着,中国没有人在干,但又需要它,我觉得我应该把它干了。
——刘博洋
△刘博洋拍摄到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12种构型(图片来源:中国航天报)
人类历史上的空间站还有哪些经典构型?
和平号空间站
是人类第一座以舱段模块为基础的大型空间站
采用组合式积木结构进行建造
最终的组合体构型呈辐射状
△建造完成后的和平号空间站(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国际空间站采用了单桁架挂舱结构
整个构型像多段圆柱体和长条拼接的积木
△国际空间站(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由于我国空间站
采用运载火箭发射各舱段入轨上天后
交会对接的建设方式
整体构型仍然得在
“以节点舱为球心的辐射状”构型上做文章
但我们没有走和平号的老路
而是设计了中国特色的“T”字形
在此基础上 空间站的构型
会在空间、时间两个维度上动态发展
中国空间站未来还可能在机械臂的辅助下
进行扩展舱段的组装
进而形成更多扩展构型
突破技术封锁!“昆虫”机械臂诞生
中国航天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所有关键技术要依靠自主创新去突破
我国空间站机械臂的灵感来自一种昆虫
“头可以变尾,尾可以变头,是可以自主爬行的。”
——中国空间站系统总师杨宏
来自太空的浪漫!中国空间站窗外的地球有多美?
在中国空间站欣赏地球是一种什么体验?
纵览中国空间站窗外美景
震撼又浪漫~
这就是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的
太空沉浸式限定美景
创新和突破
是中国空间站的重要注脚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空间站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与责任
向着星辰大海
出发!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房轶婷 张奇斌
编辑丨张晨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