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国两会都是观察中国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GDP增长目标更是备受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对这一预期指标应如何看?
这是一个量质并取、兼顾需要与可能的目标。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发展质量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5%左右的增速目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有机衔接,符合发展实际,既积极又稳妥。设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提振信心,有利于引导各方把精力集中到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上来。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这一目标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资源要素条件也是可支撑的。
这是一个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目标。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1万亿元,在经济总量连续两年超过百万亿元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5%左右的预期增速依然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也是一个较快的速度,体现了稳中求进和主动作为。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我国经济将加快恢复和回升。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认为中国有望成为拉动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这也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目标。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但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做好经济工作难度不小。因此,实现5%左右的增速并不轻松,需要承压负重、跳起摸高,需要政策协同发力和付出艰苦努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取得更好的结果。
齐心协力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特别是新时代10年的奋力拼搏,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总的来看,我国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明显好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2023年经济发展仍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
更要强调的是,增长速度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我们不能不看GDP,但也不是只看GDP。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和未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