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经济参考报》3月6日刊发文章《透过数字看财政政策的力度与温度》。文章称,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5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超10万亿元……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国家大账本里的一个个数字意蕴深厚。
“加力”“提效”是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
预算报告显示,这一赤字率安排比去年高出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3.8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与此同时,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
“加力”和“提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关键词。财政部部长刘昆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加力的重要标志是提高赤字率。当前,进一步扩大赤字和债务规模,有利于进一步稳住经济大盘,促进就业,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今年财政政策的特点是聚焦在总量和结构上发力,为经济增活力、添动力、强信心。”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说,总量上加力、结构上优化,既保持一定扩张力度,又不一味扩张刺激,财政政策与产业、社会等多项政策协同考虑,兼顾了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紧平衡状态、多目标下寻求最优解。”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一方面,3%的赤字率安排,显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财政政策在加力;另一方面,3%又是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指标,显示了中国财政的稳健性,体现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五年来我国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政府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
税费优惠持续助企纾困
2022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在降低经营主体负担、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减税降费政策直击经营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把这个‘肥’施到了企业发展的根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此前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
今年税费优惠政策如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减税降费从数量规模型转向效率效果型,更加注重精准性,有利于稳定宏观税负。从具体实施看,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能够实现政策提效。”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
“2023年,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朱忠明表示,在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优化完善优惠政策的同时,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民生保障更显温度
按照预算报告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7.5万亿元、增长5.6%。
今年的新增财力投向哪里?
翻开国家账本,保重点、保民生的主线贯穿始终。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一项项具体支出安排的背后,传递保障民生的温度。
2023年,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尤为重要。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教育支出依然占据“大头”。其中,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50亿元、增加20亿元;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安排100亿元、增加30亿元。
社会保障方面,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567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安排1750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
“虽然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刘昆说。
“民生支出始终是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李峰表示,近年来山东将财政支出的近八成用于民生领域。今年的预算报告提出,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山东财政部门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记者孙韶华、汪子旭、孙晓辉)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